会员登录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大有商学院>>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  
《中国中部商业城市排行榜》
 日期:2012年04月12日 文章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浏览:2914次            

        福布斯中国中原经济区自主创业与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首次发布中国中部商业城市排行榜,共有16个城市入选。湖南省会长沙、湖北省会武汉、河南省会郑州分列前三。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划分办法,中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其中,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此次发布的中国中部商业城市排行榜中,湖南入选城市最多,有5个城市入选;湖北与安徽各有3个城市入选;河南与山西各有2个城市入选;江西有1个城市入选。

        “中国中部商业城市排行榜”以“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的指标体系和数据为基础,全面更新各城市2011年最新GDP数据后形成新的排名。入围的16个城市来自于2011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上入围的129个城市。

        2006年以来,中部崛起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一起,成为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

        中部地区位于中国内陆腹地,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科教基础较好,水陆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其中湖南是鱼米之乡,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基础雄厚;山西是煤炭大省,湖北是水电大省,有着能源产业优势;江西有色金属储量丰富,安徽旅游资源丰富,这些都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1年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上,我们对中国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各区域排名前5位的城市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中部城市人才指数排名领先,在客运能力上也表现良好;但其消费力、经济活力略显不足。创新能力优于东北和西部,但严重落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需要重点发展私营经济,以刺激当地经济活力。在经营成本上,中部城市劳动力成本及办公成本较低,但在税收、企业险金负担上则没有优势。

 

 

详细榜单:福布斯中国中部商业城市排行榜

2012中部城市排行榜排名 城市 级别 省份 人才指数 R1 城市规模指数
1 长沙 省会城市 湖南 1 1 0.9225
2 武汉 省会城市 湖北 0.8293 4 1
3 郑州 省会城市 河南 0.9512 2 0.8627
4 合肥 省会城市 安徽 0.9024 3 0.7606
5 芜湖 地级市 安徽 0.4878 9 0.1268
6 南昌 省会城市 江西 0.8293 4 0.6303
7 株洲 地级市 湖南 0.3659 11 0.25
8 洛阳 地级市 河南 0.5366 8 0.7218
9 太原 省会城市 山西 0.7561 6 0.5493
10 宜昌 地级市 湖北 0.4878 9 0.4577
11 岳阳 地级市 湖南 0.1463 14 0.4085
12 襄阳 地级市 湖北 0.1951 13 0.4366
13 马鞍山 地级市 安徽 0.2439 12 0
14 湘潭 地级市 湖南 0.6341 7 0.0845
15 常德 地级市 湖南 0 16 0.3345
16 大同 地级市 山西 0.0244 15 0.0035

 

福布斯中国中部商业城市排行榜特别说明: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6月13号的划分办法,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其中,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
        1. “中部商业城市排行榜”以“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的指标体系和数据为基础,全面更新2011年各城市GDP数据后形成新的排名。
        2. 此排名为中部各城市的相对排名,所得出的结论与“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不一定一致。
        3. 入围的16个城市来自于2011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上入围的129个城市。
 
指标说明:
        1. 人才指数根据各城市“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每万人拥有硕士学位以上人数”、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人数(人均拥有量及总数)”等指标加权计算而得。
         2. 城市规模由各城市GDP总量、可支配收入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加权计算而得。
         3. 消费指数是由消费能力、消费潜力两个分指标加权计算而得。其中消费能力及消费潜力两个指标主要由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等指标加权计算而得。
         4. 客运指数和货运指数由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四种运输方式的总运量及人均运量加权计算而得。
         5. 经营成本指数由劳动力成本、税收成本、能源价格、办公用地租金和企业四险负担(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五个分指标加权计算而得。
         6. 经济活力指数由各城市规模以上私营经济贡献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以及三资经济贡献率等指标加权计算而得。其中三资经济贡献率以各城市限额以上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产值与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基础指标计算而得。
         7. 创新指数是由新申请专利数(人均及总量)、科技三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等指标加权计算而得。
         8. 大部分指标采用2009年、2010年年度数据;GDP数据采用2011年数据;个别指标采用调查时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