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财富生活>>体悟健康

  体悟健康  
春季养生“六要六忌”

         春季养生的“六要”   

(1)调养精神: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精神调养应做到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假日踏青问柳,游山戏水、陶冶性情,会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2)防风御寒: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动,但要特别注意防风御寒,养阳敛阴。根据初春天气乍寒乍暖一日三变的特点,衣服不可顿减。过早脱去冬衣,极易受寒伤肺,引发呼吸系统疾患。“春捂秋冻”要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以适应春季气候多变的规律。   
(3)调节饮食:春天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进食大辛大热之品,如参、茸、附子、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品,特别是各种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当然,瘦肉、蛋类等也属营养丰富的食品之类。此外,还应注意不可过早贪吃冷饮等食品,以免伤胃损阳。   
(4)运动锻炼: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运动,如太极拳、慢跑、放风筝、春游踏青等。   
(5)预防春困:春天犯困不是需要更多的睡眠,而是因为体内循环受季节气候影响所致。春天气候转暖,皮肤血管舒张,循环系统功能增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液分泌增加。各器官负荷加重,血供增加,供应大脑的血液就相对减少,大脑的供氧就会相对不足,因而会感到困倦乏力。为此,一要保证睡眠,早卧早起,克服消极懒惰的思想情绪。二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三要适当增加营养,研究证明,缺乏维生素B族与饮食过量是引发春困的重要原因,故宜多吃含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品,吃饭不宜太饱。四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吸烟;如不太冷,适当减些衣服,或用冷水洗脸,都会使困意尽快消除。   
(6)保健防病:春天温暖多风,最适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传播,易引发流感、肺炎、支气管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一定要讲卫生,勤洗晒衣被,除虫害,开窗通风,提高防御能力。传染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春天又是气候交替的过渡季节,若不重视保健,或过食辛热助火之品,再被时令之邪引发,一些旧病宿疾即易复发,如偏头痛、慢性咽炎、过敏性哮喘、高血压、心肌梗死、精神病等,应特别注意从衣、食、住、行各方面调节预防。
 
 春季养生的“六忌” 
中医认为立春后人体内阳气开始升发,如能借春季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采用科学的养生方法,对全年的健身防病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春季养生一定要适应气候和生理变化规律,防止进入误区。 
(1)忌“湿”:春季养生要防潮。立春后雨水增多,湿气加重,细菌、病毒容易生长和繁殖。居室每天要开窗通风,被褥和衣服要保持干燥透气,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避免发生湿疹。另外,不要选择潮湿的地方进行锻炼,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并尽快将留有汗渍的衣服换掉。运动后不能带汗洗澡,以免出现汗疹或关节疼痛等病症。 
(2)忌“酸”: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而肝旺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饮食忌酸。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螃蟹等。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可多吃山药、春笋、菠菜、大枣、韭菜等。也可用山药和薏苡仁各30克、小米75克、莲子25克、大枣l0枚共煮成粥,加少许白糖当主食,长期食用。  
(3)忌“静”: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在动,切忌静。应积极到室外锻炼,春季空气中负氧离子较多,能增强大脑皮质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动脉硬化。但春练活动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气温低、雾气重而患伤风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气管炎,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运动要舒缓。人晨起后肌肉松弛、关节韧带僵硬,应先做准备活动,扭动腰肢,活动关节,防止因骤然锻炼而诱发意外。
(4)忌“怒”:春季是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要做到心胸开阔,身心和谐。心情舒畅有助于养肝,因为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也会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等。   
(5)忌“妄”:春天是养阳的大好时机,如情欲妄动而房事较频,会耗气伤精,进一步损伤阳气,因此在春天应适当节制性欲。  
(6)忌“冻”:进入春季不宜马上脱去棉衣,换装时应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下身宁热勿冷,有助于养阳气。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人,初春时要尽量使身体“不冻不寒”,避免受凉加重疾病。